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

陪你走中國

      《拒絕聯考的小子》吳祥輝是爸媽年代的人物,我是從《芬蘭驚艷》開始認識他的,一直以來很喜歡具深度報導的旅遊書,除了美麗又豐富的照片,令人遐想外,他的文字敘述更讓人了解當地風俗民情,最棒的是用另外一個國家的故事和啟示點出一些issue,關心台灣的各項發展,讓人在不同時空中加以反省與思考,因此2000年代的「國家書寫」三部曲《芬蘭驚艷》、《驚歎愛爾蘭》、《驚喜挪威》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書單,有些篇章還重複翻閱了幾次。

        2011年作者繼「國家書寫」三部曲後,出版「父子三部曲」的首部曲《陪你走中國》,如同書名,寫的是作者與他的兒子一同在中國旅行的記錄。在孩子踏入社會前,作者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,非旦送出大禮招待,還親自陪同,最後寫成這本書分享給其他讀者,因此這本書由多了一份教育的參考。此外,工作這三年來倍感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密切,以家裡的兩大經濟支柱為例,老爺跟我這一年來都必須在兩岸當空中飛人,身邊更是有不少的朋友在對岸發展,在我們近三十而立的這一輩,政治的情結和歷史的包袱早已淡化,書裡不像《大江大海》那樣深刻描述而激起心中的蕩漾,反而很誠實地呈現一種現況,提供作為對中國認識的參考。

  以下是本書的介紹(取自博客來網路):吳祥輝與子縱走中國。從中國最北方的城市黑河,一路南行,走過哈爾濱,瀋陽,北京,旅順,大連,青島,上海,最終到香港。他用人類文明進化的觀點和世界觀點看中國,既在中國之內也在中國之外,既身處現在的台灣也面對未來。這是一場接一場別開生面的「中國學」。中國的歷史,地理,思想,經濟,政治和人民生活文化,就在城市與博物館的歷史現場,以及和計程車司機,導遊,學生,台商,按摩女,餐廳服務員等等的對話中,全方位清晰而真實地展現。父子不同的旅情更充滿一種深沉的激勵性。「期待送給自己的孩子和讀者一本全方位了解中國的書。也是為台灣人準備一個送給中國朋友的禮物。」吳祥輝說。

書名 : 陪你走中國: 一位台灣父親給兒子的畢業禮物
作者 : 吳祥輝
出版社 :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 : 2011/02/01
誠品連結 : http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116172006524

P.S.很喜歡這個父親跟孩子的互動,沒辦法選擇我的父母,但想給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教育。

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

當妳離開的時候 When we leave

「當妳離開的時」德文名字叫作 Die Fremde,Fremde是一般外國人的意思,還有陌生人的意思,這裡當然取至後者,英文翻成When we leave,但我想還是原文最能表達這部片的意境,是一部反映殘酷的社會議題,道出「 榮譽謀殺」背後的血淚故事。「榮譽謀殺」(honor killing)意指為保全家族聲譽而不惜犧牲或殺害親人的作法,受害者多為女性,亦是項違反人權的罪名,被殺害的原因主要是「失貞」和「不檢點」,還包括穿著太暴露、沒有依照父母安排的婚約、企圖自由戀愛、同性戀、婚前性行為等等。

★德國電影金像獎 最佳影片、最佳女主角
★柏林影展 最佳歐洲電影獎
★德國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、導演、劇本、女主角、攝影、剪接、配樂
★紐約翠貝卡影展 最佳影片
★加拿大卡加利影展 最佳外語片
★代表德國角逐201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

故事的大綱是女主Umay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婚姻暴力,她帶著兒子離開傷心的伊斯坦堡,回到德國娘家希望展開新生活,但她的出現卻在保守的家族間掀起波瀾。電影採倒敘法的方式一個年輕人、一個女人、一小男孩、一把槍,這是開場也是結束,只是我沒想到那個年輕人和女人竟是最親的家人?

片中男孩問"為什麼我們又要離開?"
Umay說"離開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,而且離開時得必須留下些什麼。"
勇敢又堅強的Umay讓我數度落淚,親人間互動的情節實在是我避免不了的哭點,導演最後一幕的手法雖然殘忍,卻也震撼人心,讓觀眾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的同時,把核心的張力拉到最高點,然後餘震不斷。的確是部佳作,果然是第一部,導演Feo Aladag值得期待下部。

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

澳客記事6:Roaming around SYD

2011.2.1 Sydney
旅行的最後一週回雪梨,再不悠閒地渡假就枉費來到旅遊天堂,在雪梨招待所所長的建議下,微調部分原定行程,接下來的五天便開始慢活雪梨。在雪梨的第一天當然要先去歌劇院朝聖一番,睡到自然醒後,沿著Pitt ST.往北直走就是環型碼頭(Circular Quay),它的西邊是熱鬧的THE ROCK和雪梨大橋,而東邊就是雪梨歌劇院,成功建築背後總是會有許多波折,雪梨歌劇院也不例外,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從1957年便開始著手設計雪梨歌劇院,9年後卻因為理念不和憤而離開,雖然最後還是遵循其設計,但2008年Jorn Utzon逝世前,卻從未親眼目睹過自己的傑作。
Circular Quay:從share house走來這已成為雪梨慢活的必經之處。

澳客記事5:在世界的中心,LOVE U

2011.1.27 Melbourne>Alice Springs
清晨四點離開Melbourne便是一連串失控且煎熬的開始,首先從市區到Avalon Airport的司機非常脫線,一會忙著移動雜物,一會找不到票根,讓大伙在車上多等了十幾分鐘。天還沒全亮抵達偏僻的機場,七點走上飛機,機組員講解完安全裝備後,只聽到Tiger的引擎轟隆隆作響,奮力地轉動但就是飛不起來,10分鐘後被趕下飛機,慌亂中Wally還內鬨大玩失蹤遊戲,又過一小時後,廣播傳來飛機delay到下午13:30,Tiger發放10AUD餐卷,換得被困在鳥不生蛋的Avalon Airport六小時,Tiger sucks。下午再次搭上飛機終於順利起飛,這趟飛行特別劃了靠窗的位置,從窗外往下望,地表呈現白白的一片,看不見任何道路或建物,在靠近Alice Springs時變成莽原,還是一樣沒有道路,一成不變View又讓人產生飛機停留在原地的錯覺,這時我才漸漸感到害怕,太多不好的如果...讓我手心滲出薄汗,直到看到機場的跑道才安心。走出機艙的那一刻,迎面而來的是那四十幾度的高溫,吸進的空氣比呼出的溫度更高,地面好像有蒸氣往上竄,整體感覺就是"Renee要燒起來了",接下來的五天都是這種熱度相伴,且持續飆高。打了電話給Annies Place Backpacker詢問接駁的事,原來是我沒託運行李而錯過設在claim旁的counter,坐上小巴後往Alice Springs市區前進。失控的事再度上演,check in時staff告知原本booking的tour開不成,因此第二天就得出發,最後一天在Ayer rock resort住一晚才能接上回sydney的班機,Annies Place為此失誤沒收這天的住宿,同時也幫我booking最後一天的住宿,只是這樣就無緣好好地探訪Alice Springs,我的一夜情,只留少少的印象:一條街就逛完的城市、拿著酒瓶在街頭駐留的原住民、衣服只需曬10分鐘就乾。
 現在的陸地,很久以前沉在海底,所以白白一片的是鹽,不是沙。

澳客記事4:Australian Open

2011.1.25-26 Melbourne

為什麼來墨爾本?澳網應該是個關鍵因素,但其實Renee在這之前跟網球不熟,想想好像大一室友在打軟網、06年跟Jay老師在Carbondale球場揮過兩下、身邊有一個愛死Roger Federer的朋友和兩個愛討論網球的同事,that's all. 因此澳網的行前功課可不能少:先把官網加到我的最愛、好好認識明星球員、記住比賽規則和術語,最後跟同事一起看2011明星夢幻邀請賽當總實習,練功完畢就為了這兩天,2010年十月Patrick就已經先畫位好八強主球場的票,五點後就可以入場,七點半開打。25號這天剛好在周圍球場有台灣選手比賽,愛台灣囝仔當然要義氣相挺,早上先到菲林德街(Flinder st.)車站對面的聯邦廣場( Federation Square)售票亭買票,順便逛逛Melbourne Visitor Centre、澳洲移動影像中心ACMI (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)、St. Paul教堂和Flinder st.車站,都是墨爾本極具特色的建築。
 廣場上設有售票亭和紀念品shop

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

澳客記事3:大洋路歷險記

2011.1.24 THE GREAT OCEAN ROAD
今天超級任務是位於墨爾本西部的大洋路(The great ocean road),Patrick稱它為台灣的蘇花公路,來回800公里的路程,最令人流連忘返的,便屬那壯麗的大洋路海岸景觀。如果參加當地的Tour最便宜也要80AUD,租車一天58AUD,加上油錢,還找Lumi一共四個人分攤,算下來都比較划算,因此這趟行程決定租車前往,去程先走海岸線,回程再走內陸公路。早上9:00從市區出發,灰濛濛加上小雨的天氣,讓Renee很worry兩個衰鬼的魔咒又來了。還好到Geelong一切豁然開朗,一片藍的美麗掃除之前的陰霾,走海岸線一定會經過的Geelong海港小城,以其裝置藝術聞名,藝術家將港口邊廢棄的固定船纜的木樁加以塗鴉,創作一系列的水手作品。短暫閒晃,再喝上一杯咖啡後,Keep going!
 很準澳洲氣象局說今天是陰天有雨,心涼了,車租了,人約了,還是得走。